目录

家庭教育者李玫瑾

家庭教育者李玫瑾

https://s2.loli.net/2022/07/15/QU7ZvlLYPkw1c25.png

她是谁

李玫瑾,女,1958年出生,到2022年已经64岁了。她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1977年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1982年1月起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任教授、研究生导师。

李玫瑾长期从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曾对许多个案进行过详细调查,由此提出预防犯罪要从未成年人教育抓起。

在育儿领域,李教授当仁不让。多年来在不同场合所做的家庭教育讲座,被剪辑为长短不一的视频,通过社交媒体被广泛地传播。

从被批评到关博

但是,搜一搜发现还是有不少家长不太认同她,对她有很多次批评,最主要的是2004 年的马加爵案、2009 年的北京大兴灭门案(李磊案)、2010 年的药家鑫案。

最广为人知的一次是她对药家鑫案的评价,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认为药家鑫杀人,第1刀是故意,而剩下的5刀是“弹钢琴”的习惯性动作。这句话尽管后来被证实被人曲意解读,但在当时还是为李玫瑾带来了铺天盖地的谩骂,被认为她是在为药家鑫开脱。

后来说她连自己的女儿都没有培养好,是“学渣”女儿,实际她女儿是一所普通大学的音乐老师,这不算世人眼里的成功,进而不相信她的育儿理论。

她在一次采访中说:

“2004年我因对马加爵案研究被骂,2006年我因邱兴华案发表观点被骂,2008年因为杨佳案的分析被骂,现在又因药家鑫案被骂,我突然明白了: 要不你就别说话,你要说话就有人骂。"

2022年2月23日,李教授宣布停博。

https://s2.loli.net/2022/07/15/bNFCTyfqdmxkAJo.png

写书

李老师真正的资产是两个,一个是写书,一个是讲座。

2002年,李玫瑾开始写书,能查到的第一本书是《犯罪心理学》,之后就一路写起来2005《犯罪心理画像》,2007《地理学的犯罪心理画像》,2010《犯罪心理研究》…,最新的一本是《心理抚养》2021。

这些书籍里面,一些是译作,一些是讲座的文字整理,还有一些是犯罪心理学的专业内容和她对育儿的看法。不管别人怎么黑她,这些书就在那里。批评她的言论里,讲逻辑的几乎见不到,更为常见的是没看过她写的书,就出来评论的。

被广泛传播的是她的各种讲座。之前上过《锵锵三人行》、公开课《犯罪心理学分析》,再之后就是抖音、西瓜、youtube上的各种视频了。这些视频一来是不成体系,二来是核心观点缺失,东一句西一句,就是围绕育儿主题聊闲天儿。

观点

李老师的长项是由她的职业带来的,见过大量的青少年犯罪案例,对防止孩子走上犯罪道路,有很强借鉴意义。看她的内容,就是从别人育儿失败的案例中学习,长自己的经验。看一看她写的书就好,没必要跟着网上那些人骂。

另外,也可以去看看中国法制出版社的《中国法院2021年度案例》 ,分门别类的把各种案例都理出来,那里也可以看看真实世界的“失败案例”。

https://s2.loli.net/2022/07/15/hje6L2rIxQRNs47.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