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是否有好报,孩子争宠怎么办
好心是否有好报呢?
好心不一定是有好报的。
为什么呢?
是因为因果关系比较复杂。很多时候,并不是一个因,只对应一个果。而是多个因,对应多个果。再加上,从因到果的时间,也是比较漫长的,不是有因,就会立即显现出果。这种复杂性,就导致了虽然有因果,但是好因未必有好果。
例如,因为拿到补贴,进入了本来靠规则靠实力进不去的环境里,那境况往往是痛苦的。因为进到了那个环境里,就意味着这个环境的要求、秩序等都是全方位要求有那么高的。
本来实力就达不到要求,还要硬打肿脸充胖子,注定是很痛苦的。如果补贴不是那么大,一些人能够靠代偿、运气、经历超过常人痛苦的成长过程,就适应下来了;另一些人,遇到的补贴果很大,即使尽了全力,也没有办法适应,直至被淘汰,那这样的人会怎样的经历呢?
补贴越高,可能越惨的。
这些人,有没有压力呢?
当然有啊,跟不上大部队啊,拖后腿啊!是因为得到了补贴才进来这个环境的,“注了水”才进来的。对这个群体一旦有要求的时候,是很难达到的,会自卑么?很容易产生自卑情绪的。怎么排解呢?很难的。能和这个群体里其他人倾诉么?可能会被看不起的罢,可能会被歧视的罢。
那怎么办呢?脾气暴躁是一定的吧,遇到一些矛盾可能就打架斗殴吧?然后不得不以这样难看而尴尬的状态离开这个本来就不应该属于自己的这个群体。
你想想那些中了巨额彩票的人,得了一大笔财富,有多少比例真正的留在并融入富人阶层了呢?那些天才宝宝,小学就直接跨到大学,生活自理能力都还不够,有多少适应并享受破格录取了的大学生活呢?
一路成长,不断走上坡路的朋友们,应该很熟悉这样的经历模式吧。一路向上的成长经历里,也不免遇到破格或者补贴进入到那样的环境里吧,也不免进入之后,慢慢的感受到不同强度的来自身边人群的压力吧。你顶住了,就留下来了吧。你看到和你类似的人,没有顶住,就被淘汰掉了吧。
那,这个补贴的发心,是不是个好心?几乎一定是的。
那,好心就有好报了么?不一定的吧。
发一个好心,不一定得到好报。
重庆的滑竿工失业,就因为网友一句话,说坐滑竿的网红践踏他人的尊严,被网暴了。那,谁还敢坐滑竿呢?来滑杆工也不会干别的,一夜之间突然失业了,找谁说理去?网友好心么?得到好的结果了么?
还有,一些国家的福利制度好不好呢?我不提国家名字哈。太好了,不干活都发钱!那,你是否也听到这样的说法呢,这就是在“养懒汉”!好心,一定有好报么?
你再想想,还有主动想要去做慈善的人?是不是好心?但是,是不是你也看到许多这样的现象,好心好意,结果把人给帮废了。你去看看韩红做慈善的经历吧。
历史书上也有很多这样的事件,发心很好的政策,结果教化出一堆刁民。近些年的,也可以去找找旧闻,看看扶贫政策制定的反面典型。
所以,要慎用“好心”,不要随意的就给好心。
家里孩子争宠,怎么办?
可能,这样的观点更好:让自己的规则清晰可预判。孩子碰了壁,自然会适应你的规则。这个哭了你就哄这个,那个闹了你就哄那个,什么事都哄着,什么事都将就着,不打不骂。没原则的领导谁都讨厌,做一个没原则的父母,孩子竟然会喜欢?我不信。
另外,老大欺负了老二,老二会长期甘愿被欺负么?老二想不想办法?一定会的。想办法这个过程,就是老二成长的过程。老二想出了办法克制老大,老大会想办法么?当然也会的。你过去拉架,以后他们长大了,你还能拉架?他们要不要自己学习和锻炼解决问题的过程?你的好心制止冲突,是不是剥夺了他们练习处理人际冲突的能力?好心不一定好报。
那你说咋办?
老大欺负老二,和别人欺负老二是不一样的。别人欺负老二,老大一定会上去干的。这都是很自然的现象。一个我比较认同的做法是,孩子争宠,就别管。他们争他们的。作为大人,管好人身安全,做好监护人。另外,管好自己,让自己的规则清晰可预判,不要老摇摆,孩子自然就会想办法适应的。
还有一个,很多规矩,没有惩罚机制,是没法建立起来的。不是奖惩机制,是惩罚机制。
比如,闯红灯超速酒驾,不罚款扣分,能杜绝么?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还有人闯红灯超速酒驾。 这是成人社会啊,可以讲道理了罢。更何况小孩子的世界呢?
要去定规矩,就是要做好惩罚机制,没事不要老摇摆。
不要滥用奖励机制。你应该做的,做对了,我为什么要奖励你?你应该做的,不做,那当然要惩罚你了。
以上主要内容来源于“好的家庭教育课”直播答疑,报课扫码